“丹陽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如意慈善人”——丹陽如意慈善積極參與疫情防控
“我忘帶身份證了,影響做核酸檢測嗎?”“我沒有核酸檢測碼,你能教我怎么生成嗎?”……11月18日凌晨,丹陽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發布關于丹陽市新增2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的通報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區域核酸檢測。除了醫護人員外,很多來自各行各業、不同領域的志愿者也奔赴城鄉各核酸檢測采樣點,助力核酸檢測工作,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。我市如意慈善公益服務團就有許多這樣的人員。
疫情發生后,高風險區主要集中在開發區,如意慈善作為丹陽最大的民間慈善公益社會組織,很多部門求助如意慈善到一線與社區、村委共同抗疫。
“近三年來,我們丹陽經受住了多輪疫情防控挑戰,一直沒有發生大的疫情。這一次,疫情突如其來,難免讓人心慌。第一輪核酸檢測的時候,部分市民有擔心、焦慮的情緒,我們也能理解。”如意慈善理事長張中勤說,“不過,大家的心態調節能力很強,第二輪和第三輪核酸檢測,采樣點的市民都表現得十分從容,采樣工作也是井井有條。”
與普通市民不同,對如意慈善這些防疫志愿者來說,三年來不定期地參與防疫志愿服務,讓他們在面對疫情時有一顆“大心臟”。“只要防控措施得當,疫情就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我們就像是士兵一樣,平時操練得多,上戰場就更有底氣。”如意慈善黨支部書記陳莉說,“更重要的是,我們不是孤軍奮戰。我們的志愿者里有父子,有母女,有夫妻,甚至有一家四口、五口齊上陣。還有些從未做過志愿服務的也參與到此次行動中來了”
“我們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,但在自身防護上不能麻痹大意。”此次疫情發生后,如意慈善秘書長王國生十分注重自身的防護,每天工作結束會立刻進行消毒,回到家和家人實行分餐制,并單獨在一個房間休息。“目前,核酸檢測已進行了三輪,希望疫情能夠盡快得到控制。”如意慈善秘書長王國生說,如意慈善公益服務團共有21支小分隊、10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城鄉各個核酸檢測采樣點,“這三天核酸檢測時間是每天上午7點至下午1點,我們會一直堅守在一線,維持現場秩序,為醫護人員‘打下手’,為市民提供一些幫助,在鄉鎮的志愿者早上五點多就要去采樣點現場參加布置工作。”
“作為防疫志愿者,哪里有需要,我們就去哪里。哪個檢測采樣點忙碌,我們就及時調整人員集中到哪里。”在如意慈善發起人、榮譽理事長孫國武看來,志愿服務是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。鑒于抗擊疫情需要,11月22日開發區的核酸檢測時間調整到了早上6點準時開始,需要如意慈善志愿者5:30前到檢測點待命,于是皇塘的施峰松等鄉鎮的如意慈善志愿者凌晨4點多就起床,洗漱后披星戴月的趕赴到開發區的檢測點待命。
“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志愿服務很難,其實很簡單,不要擔心不會做,就是查驗健康碼、維持秩序(提醒保持安全距離)、幫助他人打開健康碼及協助采樣人員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有技術難度的事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去做”。如意慈善黨支部副書記、第2突擊隊隊長孫秀云講道。
“雖然疫情形勢嚴峻,但疫情無情人有情。在志愿服務中,我們經常能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以及老百姓的關懷,心里暖暖的。”如意慈善總隊長丁斌說,“一份理解,一個暖心舉動,一次志愿服務,都能匯聚成一束強光,成為我們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。”(史華艷)
責任編輯:耿業宏